乳尖春药H糙汉共妻,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亚洲,少妇肉欲系列1000篇,免费永久看黄神器

行業動態

硬盤常見故障維修詳解

作者:admin 日期:2023-08-28 瀏覽:

硬盤常見故障維修詳解

  在日常使用電腦的過程中硬盤出現故障的幾率是比較高的,通常會表現為硬盤不啟動、

  硬盤出現壞道、硬盤異響、硬盤盤片不轉這四大故障。

  2.1 硬盤不啟動故障維修

  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硬盤不啟動的故障。硬盤不能啟動大都是由于硬盤

  上的主引導記錄、引導記錄、三個系統隱含文件出現錯誤導致的,在啟動電腦的過程中,若

  是硬盤不能啟動,就不能進入系統,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硬盤不啟動這一故障。

  2.1.1 硬盤啟動過程

  在電腦的 BIOS 自檢確認所有的硬件連接正確后,硬盤開始啟動。首先硬盤根據 CMOS

  設置的參數,硬盤將磁頭定位在物理扇 0 柱 0 面 1 扇上,接著先后讀取扇區結束標志 55AAH、

  主引導記錄 MBR、硬盤分區表 HDPT。

  接著根據硬盤分區表提供的數據,硬盤將磁頭定位在活動分區的引導扇上(一般為物理

  扇 0 柱 1 面 1 扇),并先后讀取扇區結束標志 55AAH、操作系統參數。

  根據操作系統參數,讀取文件分配表 FAT 和系統文件,最后從硬盤讀取系統啟動所需

  文件,自動對 windows 系統進行初始化,自動讀取 windows 的注冊表文件,直到桌面最終

  出現,啟動完畢。

  2.1.2 硬盤不啟動故障分析

  硬盤無法啟動故障屬于硬盤故障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故障,引起硬盤無法啟動故障的原因

  非常多,硬盤無法啟動故障的原因可能有;

  (1)CMOS 設置錯誤

  (2)硬盤數據線等連接松動

  (3)硬盤控制電路板

  (4)主板上硬盤接口電路

  (5)硬盤盤體內部的機械部位問題

  (6)硬盤的引導區損壞

  (7)硬盤壞道導致電腦系統文件損壞或丟失

  (8)硬盤分區表丟失或損壞

  (9)硬盤感染病毒

  (10)硬盤被邏輯鎖鎖住等

  總體來說,硬盤無法啟動故障主要由三方面引起:硬件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引導

  區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和硬盤壞道或系統文件丟失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等幾種情況。

  2.1.3 硬件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處理

  由于硬盤數據線等連接松動、硬盤控制電路板、主板上硬盤接口電路或者是盤體內部的機械部位出現故障,造成故障,造成的硬盤無法啟動,通常在開機后,屏幕中的"WAIT "提示停留

  很長時間,最后出現"Reset Failed(硬盤復位失敗)"或"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盤

  致命性錯誤)"或"HDD Not Detected(沒有檢測到硬盤)"或"HDD Control Error(硬盤控

  制錯誤)"等提示。

  對于硬盤的硬件或連接故障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檢修:

  (1)若開機后,屏幕中的"WAIT "提示停留很長時間,最后出現錯誤提示故障。首

  先檢查 CMOS 中是否有硬盤的數據信息,由于現在的主板 BIOS 都是開機自動檢測硬盤,

  所以如果 CMOS 中沒有硬盤數據信息,則是主板 BIOS 沒有檢測到硬盤(如主板 BIOS 不能

  自動檢測硬盤,請手動檢測)。

  (2)如果 BIOS 檢測不到硬盤,則接著聽一下硬盤發出的聲音,如果聲音是:"噠…噠…

  噠……"然后就恢復了平靜,一般可以判斷硬盤大概沒有問題,故障原因可能在硬盤的設置

  或數據線連接或主板的 IDE 接口上。接著檢查電腦中是否接了雙硬盤,硬盤的跳線是否正

  確,檢查硬盤數據排線是否斷線或有接觸不良現象,最好換一根好的數據線試試。如果數據

  排線無故障,檢查硬盤數據線接口和主板硬盤接口是否有斷針現象或接觸不良現象,如有斷

  針現象,請接通斷針。如沒有將硬盤換一個 IDE 接口或在主板上接一個正常的硬盤來檢測

  主板的 IDE 接口是否正常。

  (3)如果硬盤發出的聲音是"噠…噠…噠……",然后又是連續幾次發出"咔噠…咔噠"

  的聲響,則一般是硬盤的電路板出了故障,重點檢修硬盤電路板中的磁頭控制芯片;

  (4)如果硬盤發出"達、達、達"或"吱、吱、吱"之類的周期性噪音,則表明硬盤

  的機械控制部分或傳動臂有問題,或者盤片有嚴重損傷,這時可以將硬盤拆下來,接在其他

  的電腦上進一步判斷,在其他電腦中通過 BIOS 中檢測一下硬盤,如果檢測不到,那就可以

  斷定是硬盤問題,需要檢修硬盤的盤體(檢修盤體一般需要超凈間環境)。

  (5)如果聽不到硬盤發出的聲音,用手觸摸硬盤的電機位置,看硬盤的電機是否轉動,

  如果不轉,則硬盤沒有加電。接著檢查硬盤的電源線是否連接好,電源線是否有電,如果電

  源線正常則是硬盤的供電電路出現故障,進而檢測硬盤電路板中的供電電路元器件故障,如

  圖 2-1 所示硬盤供電電路。

  圖 2-1 硬盤的供電電路

  2.1.4 引導區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處理

  對于啟動時,硬盤出現如下錯誤提示:

  (1)"Disk Boot Failure,Insert System Disk And Press Enter"

  (2)"Invalid System Disk"

  (3)"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

  (4)"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

  (5)"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

  (6)"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7)"Invalid partion table"等。

  一般是硬盤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有錯誤,當指定了多個自舉分區(只能有一個自舉分

  區)或病毒(一種具有隱蔽性破壞性傳染性的惡意代碼)占用了分區表時,將有上述提示。 主

  引導記錄(MBR)位于 0 磁頭/0 柱面/1 扇區,由分區格式化時生成。MBR 包括主引導程序、

  分區表和結束標"55AA",共占一個扇區。主引導程序中含有檢查硬盤分區表的程序代碼和

  出錯信息、出錯處理等內容。當硬盤啟動時,主引導程序將檢查分區表中的自舉標志。若某

  個分區為可自舉分區,則有分區標志 80H,否則為 00H,系統規定只能有一個分區為自舉分

  區,若分區表中含有多個自舉標志時,主引導程序會給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錯誤提示。

  對于以上情況最簡單的維修方法就是使用備份過的分區表覆蓋現在的分區表,或重建分

  區表。可以使用 DiskGenius 維修軟件或用 winhex 維修軟件進行修復。

  對于引導區故障造成的硬盤無法啟動可以根據故障提示進行檢修,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引導區故障

  2.1.5 壞道或系統文件丟失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處理

  由于硬盤有物理壞道或系統文件丟失等造成無法從硬盤啟動,通常開機自檢通過后,開

  始啟動系統,接著出現"藍屏"、死機、提示某個文件損壞或數據讀寫錯誤或開機檢測時提

  示"HDD Controller Error(硬盤控制器故障)"或"DISK 0 TRACK BAD(0 磁道損壞)"等

  故障現象。

  由于硬盤出現壞道,而存放在壞道處的系統文件在啟動系統時,無法調用,造成啟動時

  出現"藍屏"或死機或錯誤提示信息。對于硬盤的壞道,可以使用 THDD、MHDD 等軟件進行

  修復。

  2.2 硬盤壞道故障維修

  硬盤壞道是硬盤故障中的常見故障點。硬盤壞道一般表現為高級格式化有 "壞簇"(Bad

  Clusters),SCANDISK 等工具檢查時發現有"B"標記, 用 MHDD 工具掃描時有"紅綠塊、?、

  X"標記,或用某些檢測工具檢測時發現有"扇區錯誤提示信息"等。如果在某個扇區中存

  儲 512Bytes 的數據有任何一個字節不能被正確讀寫,則這個扇區為壞扇區 Bad sector。 除

  了存儲 512Bytes 外, 每個扇區中存儲的數十個 Bytes 信息,包括標識(ID)、校驗值和

  其它信息,這些信息任何一個字節出錯都會導致該扇區變為"Bad"。

  對于硬盤壞道這一常見的故障,有兩個硬盤缺陷表與其息息相關,它們就是永久缺陷表

  P_List 和增長缺陷表 G_List,通常簡稱為 P 表和 G 表。

  2.2.1 深入認識 P 表和 G 表

  我們知道,硬盤存儲數據在盤片表面,它的容量很大,數據密度也很大,而硬盤在使用

  的過程中和生產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壞道、不穩定的扇區等損傷,無論是由于誤操作

  或者是意外或者是器件老化等原因。另外,對于一部計算機來說,數據時最重要的,而這些

  不穩定的扇區和壞道嚴重威脅著硬盤的數據安全,它們會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甚至損壞數

  據。為此,硬盤設計了兩個硬盤缺陷表來處理這些出現缺陷的磁道或扇區,這兩個表就是永

  久缺陷表 P-list 和增長缺陷表 G-list,用于記錄及修復硬盤的缺陷扇區,使硬盤工作時不會

  在缺陷扇區里讀寫數據,防止數據的損壞。

  1.永久缺陷表 P-list

  永久缺陷表我們一般稱為是工廠壞道表,簡稱 P 表,嚴格來說應該稱為永久壞道表或

  原始壞道表,它是用于記錄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壞道的,壞道加入 P-list 不會影響硬盤的

  讀寫性能。

  硬盤廠家生產盤片的過程極其精密,且盤片的數據存儲密度越來越大,但是很難做到

  100%的完美,硬盤的盤片上多少會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廠家在一個盤出廠前都會把所有的

  硬盤進行一次低級格式化,在低級格式化過程中系統將會自動找出盤片上的缺陷壞道(defect

  track)和缺陷扇區(defect sector),并將找到的這些缺陷記錄在永久缺陷表 P-list 中,并且

  還會在對這些壞道和壞扇區編號過程中,跳過(skip)這些缺陷部分,讓用戶永遠不會用到

  這些缺陷扇區或壞道。這樣用戶在分區、格式化、檢查工購買的硬盤時,很難發現有壞道或

  壞扇區的問題了。一般,一塊硬盤的 P 表中能夠記錄幾百到幾萬的盤片缺陷信息,若想查

  看硬盤的 P 表記錄信息,對于不同的硬盤都會有針對性的軟件,因為不同的硬盤指令集不

  同。另外,SCSI 硬盤可以找到多種通用的軟件來查看 P 表。

  2.增長缺陷表 G-list

  增長缺陷表簡稱 G 表,用于記錄硬盤使用過程中由于磁介質性能變弱而引起的壞道,

  并將壞扇區重新向到好扇區,將壞道加入 G-list 對該扇區的對硬盤的運行速度是有一定的影

  響。

  目前,市場上的大容量硬盤層出不窮,而對于一個大容量的硬盤來說,發現一個缺陷扇

  區(defect sector)的概率實在很大,而商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了一個自動修復機制,

  叫做 Automatic Reallcation。當硬盤出現壞道或者壞扇區之后,用了某修復軟件進行修復后

  "消除"了一些壞道,其實就是運行了硬盤的這個自動修復機制的結果(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目前有很多的硬盤都會有這樣的功能,這個功能就是在對硬盤的讀寫過程中,如果發現一個

  缺陷扇區,硬盤系統則自動分配一個備用扇區替換該扇區,并將該扇區及其替換情況記錄在

  G 表中。這樣一來,少量的缺陷扇區對用戶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了。

  2.2.2 硬盤缺陷表如何處理壞道或壞扇區

  我們知道硬盤的盤片全部扇區分為三個部分,固件區、工作區、保留扇區,如圖 2-1 所

  示,固件區位于盤片外邊緣處,保留區位于盤片內圈,工作區位于固件區和保留區的中間部

  位。固件區和保留扇區普通用戶是沒辦法操作的,硬盤的實際扇區 數比我們看到的硬盤標

  簽上標定的要大,其中一部份用于存儲硬盤的固件,一部分是用戶存儲數據的區域(工作區),

  也就是硬盤標定容量的扇區,剩下的就是保留區,實際上硬盤上并不會物理劃出一個保留區

  域,只是在工廠生產時標定了全部的有效扇區,而硬盤的容量是小于其實際扇區總數的,在

  固件里定義了硬盤的容量, 超過硬盤容量的那些扇區我們就姑且把它稱為保留扇區。如圖

  2-2 所示。

  圖 2-2 磁盤保留扇區

  固件區和保留扇區普通用戶是沒辦法操作的(除非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軟件),硬盤的實

  際扇區數比我們看到的硬盤標簽上標定的要大,其中一部份用于存儲硬盤的固件,一部分是

  用戶存儲數據的區域(工作區),也就是硬盤標定容量的扇區,剩下的就是保留區,實際上

  硬盤上并不會物理劃出一個保留區域,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實際應用中總會發現硬盤的標

  注容量總是要大于我們實際使用容量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壞道的產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缺陷扇區,二是使用

  過程的產生的缺陷扇區,硬盤設計的這兩個壞道表(P 表和 G 表)就是用于分別識別和處理

  硬盤的兩種不同的壞道的。

  對于硬盤設計的這兩個壞道表來說,處理壞道無外乎兩種方法,一種是隱藏法,另一種

  是替換法。其中隱藏法是針對于 P 表來說的,而替換法是針對于 G 表來說的。下面我們來

  具體的看看這兩個壞道表到底是如何來處理壞道的。

  如圖 2-3 所示,某硬盤出現壞道,壞道還沒有加入到 P 表或 G 表的情況,圖中可以看

  到 LBAn 為壞扇區,工作區的 LBA 是從固件區后的 LBA0 一直連續標注到硬盤的最大工作

  扇區 LBAmax,LBAmax 以后的扇區就是保留扇區了。

  圖 2-3 處理前壞道扇區

  如圖 2-4 所示為將壞道加入到 P 表的情況。

  圖 2-4 壞道加入到 P 表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壞道被加入到了 P 表。硬盤原壞道在 LBAn,該壞道加入到了 P 表

  之后,硬盤不會在讀寫該扇區,而是在原來讀寫該扇區的操作順延到讀寫壞扇區的下一個扇

  區,該扇區以后的所有 LBA 值都向后順延了一位,原來保留扇區的一個扇區稱為硬盤工作

  區的 LBAmax,從此,硬盤在讀取數據的時候再也不會用到原來的那個壞的扇區,這樣一來

  也就是進行了一次對硬盤的低格操作,從新分割了盤片的磁道和扇區,這個操作也就是廠家

  的那一次低格操作。由此,可以說 P 表處理硬盤壞道的方式為隱藏。

  如圖 2-5 所示,為將壞道加入到 G 表的情況。

  圖 2-5 壞道加入 G 表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將壞道加入到 G 表后,當硬盤需要讀取壞道所在扇區時,會被重

  新定位到保留扇區中的一個扇區,硬盤工作區的其他扇區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當磁頭讀取壞

  扇區的數據時會直接轉換位置到保留扇區的 LBAn,由于保留扇區在磁盤的內道,這樣就造

  成了讀取數據的速度慢,同時由于該壞扇區導致硬盤的數據的位置不連續,當磁頭讀取該扇

  區的數據時就需要移動到較遠的距離,所以說,這就是我們說的檔壞道加入到 G 表之后,

  會影響硬盤的整體讀寫速度。

  2.2.3 低級格式化處理硬盤壞道的原理

  我們知道,當硬盤出廠時,生產廠家會對硬盤進行一次低格,以消除生產過程中造成的

  壞道。其實,除了以上我們認識的 P 表和 G 表對硬盤壞道的處理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軟件

  對硬盤進行低級格式化重寫校驗碼,從而消除硬盤壞道的故障。下面我們來具體的認識一下

  低級格式化。

  各硬盤廠家在生產硬盤時,大多都會公開提供一些基本的硬盤維護工具,比如說 DM、

  POWERMAX、DLGDIAG 等,這些功能軟件大多都包含了 zero fill(零填充)、low level format

  (低級格式化)等功能。利用軟件的這兩個功能,能夠對硬盤的數據清零,并重寫每個扇區

  的校驗碼和標志信息,如果不是磁盤表面的介質損傷,大部分的硬盤壞扇區幾乎都可以修復

  到正常狀態。

  對于這兩種功能,處理硬盤故障時低級格式化是非常有效。所謂的低級格式化是針對于

  某一塊硬盤進行操作,將空白的磁盤劃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將磁道劃分為若干個扇區,每個

  扇區又劃分出標識部分 ID、間隔區 GAP 和數據區 DATA 等。它可在 dos 環境下運行,也可

  以在 windos 環境下運行。

  低級格式化的運行過程在不同的工具軟件中,其運行的過程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基本

  的運行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操作:

  (1)對扇區清零和重寫校驗值

  低級格式化執行過程之一是將每個扇區的所有字節全部清零,并將每個扇區的校驗值也

  寫回初始值。某些硬盤出現了扇區數據與扇區的校驗值不對應,因此報錯為校驗錯誤(ECC

  Error)。另外,若硬盤并非由于磁性介質損傷,在執行低級格式化之后,扇區清零就有可

  能將扇區數據與該扇區的校驗值重新對應,從而達到"修復"扇區的效果。

  (2)對扇區的標識信息重寫

  硬盤的每個扇區都會有其獨一無二的標識,這個標識被稱為是扇區 ID,若是扇區的任

  何一個 ID 出現故障,該扇區將會無法被訪問到,都會導致該扇區變為"Badsector"。在低

  級格式化的過程中,每個扇區都會重新進行編號,并寫入 ID。

  (3)對扇區進行讀寫檢查,并嘗試替換缺陷扇區

  在執行低級格式化的過程中,工具程序會對扇區進行讀寫檢查,若是發現有扇區出現了

  讀寫過程出錯,就認為該扇區為缺陷扇區,然后會調用自動替換扇區( Automatic

  reallocation sector)指令,嘗試用該盤片上的保留區的某扇區替換該缺陷扇區,從而對

  換扇區予以修復。

  (4)對所有物理扇區進行重新編號

  編號的依據是 P-list中的記錄及區段分配參數(該參數決定各個磁道劃分的扇區數),

  經過編號后,每個扇區都分配到一個特定的標識信息(ID)。編號時,會自動跳過 P-list

  中所記錄的缺陷扇區,使用戶無法訪問到那些缺陷扇區(用戶不必在乎永遠用不到的地方的

  好壞)。如果這個過程半途中斷,有可能導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區被報告為標識不對(Sector

  ID not found, IDNF)。

  (5)重寫磁道伺服信息,對所有磁道進行重新編號

  目前,硬盤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這個伺服能夠使磁道在磁頭尋道時使得磁頭準確的定

  位及判別正確編號的物理磁道。一般情況下,若是某物理次道德伺服信息受損,該物理磁道

  將會無法被訪問,也就出現了"磁道伺服缺陷"。而硬盤有可能會因為磁道伺服缺陷而出現

  格式化過程無法完成、檢測硬盤中途退出或死機、分區過程非正常中斷。

  (6)重寫狀態參數,并修改特定參數

  有些硬盤會有一個狀態參數,記錄著低格過程是否正常結束,如果不是正常結束低格,

  會導致整個硬盤拒絕讀寫操作,這個參數以富士通 IDE 硬盤和希捷 SCSI 硬盤為典型。有些

  硬盤還可能根據低格過程的記錄改寫某些參數。

  2.2.4 修復硬盤物理壞道

  硬盤出現物理壞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硬性的物理壞道,它是對硬盤表面的一個最直接

  的損壞,這種損壞是致命性的一種損傷;另一種是非硬性的物理壞道,通常是由于外界的影

  響造成的數據寫入錯誤,系統認為是物理壞道。若是硬性的物理壞道,并且損傷面積非常的

  微小,可以通過軟件將損壞區定位到保留區,間接的修復壞道;若是出現稍微大面積的硬性

  物理壞道,那就無法修復了。

  這里我們對物理壞道的修復只是針對于損傷面積比較微小或者是由于外界影響造成的

  數據寫入錯誤出現的物理壞道。修復這一類的物理壞道我們通常采用通常會采用 PC-3000

  或效率源等維修軟件將出現的壞道加入到硬盤的 P 缺陷表中,使硬盤在使用過程中不再訪

  問壞扇區,從而可以正常讀取硬盤數據。

  2.2.5 修復硬盤邏輯壞道

  邏輯壞道是硬盤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故障,實際上它是磁盤磁道上面的校驗信息

  (ECC)與磁道的數據和伺服信息不對應。通常出現這一錯誤的原因是一些程序的錯誤操作

  或是該扇區的磁介質出現不穩定而導致,另外計算機非正常關機也會導致硬盤邏輯壞道的產

  生。若硬盤出現邏輯壞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硬盤數據不完整或數據直接丟失。而消除邏

  輯壞道比較常用的方式是利用磁盤的掃描功能修復。執行掃描程序,系統會將邏輯壞道的扇

  區記錄并標注,之后硬盤在讀取數據時,若是遇到該扇區,會采取跳過該扇區,以避免操作

  這些扇區。另外,還可以通過低級格式化來重新恢復所有的邏輯壞道。

  當硬盤出現邏輯壞道后,可以用下面的方法進行維修。

  1.用修復軟件維修邏輯壞道

  第一步:用 FBDISK(壞盤分區器)修復,此軟件可將有壞磁道的硬盤自動重新分區,

  將壞磁道設為隱藏分區。

  第二步:用 PartitionMagic 對硬盤進行處理。先用 PartitionMagic 中的"Check"命令來

  掃描磁盤,大概找出壞簇所在的硬盤分區,然后在 Operations 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再通過 Hide Partition 菜單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隱藏起來,這樣就可以避免對這

  個區域進行讀寫。

  提示:如果系統提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則說明硬盤的零磁道出現

  壞道。那么可以用 Pctools 9.0 等磁盤軟件,把 0 扇區 0 磁道屏蔽起來,最后用 1 扇區取代它

  就能修復。

  2.重新分區再將壞道隱藏

  用 Fdisk 重新分區將壞道隱藏。如果硬盤存在物理壞道,先通過 Scandisk 和 Norton Disk

  Doctor 檢測出壞道大致所處位置,然后分區時為這些壞道分別單獨劃出邏輯分區,所有分區

  步驟完成后再把含有壞道的邏輯分區刪除掉即可。

  3.低級格式化有壞道硬盤

  使用硬盤低格程序對硬盤全盤進行低級格式化,它可對硬盤壞道重新整理并排除。

  2.2.6 如何預防壞道產生

  硬盤壞道對盤內數據的威脅是巨大的,那么如何使用硬盤才能有效的減少硬盤壞道的產

  生呢?

  1.正確關機,小心挪動

  計算機電源的脈沖能量對硬盤會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不要直接按電源鍵直接斷電關

  機,應該執行系統程序命令來正常關機。另外,不要隨意對硬盤進行帶電插拔,因為這樣會

  使硬盤磁頭不能正確的復位,從而造成硬盤盤面的劃傷。平常使用硬盤的時候要注意輕拿輕

  放,避免磁頭與盤片產生接觸撞擊,導致硬盤的物理性損傷。硬盤在加電運轉的時候盡量不

  要挪動,而且避免在震動的環境下使用硬盤。

  2.防止靜電,保持清潔

  靜電是硬盤的無形殺手,也是硬盤產生壞道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拆裝硬盤前一定要帶上

  防靜電手套(可以用半濕的毛巾擦拭雙手或將雙手在金屬物體上觸摸以釋放身體靜電)。另

  外,硬盤雖然是一個密封體,如果環境中灰塵過多同樣還是會引起硬盤的電路板元器件之間

  的局部短路,從而引發硬盤故障,所以保持硬盤及使用環境的清潔很重要。

  3.注意防毒,正確設置

  某些病毒、木馬程序或邏輯炸彈對硬盤的損害是致命性的。一些病毒會制造一些名命令

  使得硬盤在某個扇區不停的讀寫,從而導致硬盤溫度直線上升,并且會損壞磁頭和扇區,所

  以及時安裝必要的防毒程序及系統安全軟件是保護硬盤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要正確的設

  置主板 BIOS 的相關內容,否則很容易造成硬盤的不正常使用,以至于損傷硬盤。

  4.即使備份,適度清理

  及時的備份硬盤內的重要數據,可以有效的預防硬盤壞道的產生。其中,除了備份自己

  的個人信息之外,還要備份硬盤分區表、引導記錄、COMS 信息等,待硬盤出現故障之后,

  方便恢復數據。另外,適時對硬盤進行清理也可以預防硬盤壞道的產生,因為硬盤在使用過

  程中定會產生一些文件碎片,過多的碎片會導致應用程序啟動和執行速度慢。要注意,不可

  對硬盤頻繁的清理,那樣會對磁頭和盤面造成損傷。

  2.2.7 硬盤壞道修復實例

  我們已經知道硬盤壞道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在使用硬盤的過程中,電路不穩定,

  讀寫操作時掉電,扇區不穩定,這些情況都有可能產生硬盤邏輯壞道。硬盤出現邏輯壞道,

  可以利用一些軟件進行予以修復。

  1.修復硬盤邏輯壞道

  修復邏輯壞道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我們就列舉兩種修復西數硬盤邏輯壞道的方

  法。

  (1)用"MHDD"檢測工具里的擦除(ERASE)功能修復西數邏輯壞道。這種方法的

  原理其實就是,對硬盤進行清零處理,從而達到修復邏輯壞道的目的。

  (2)使用效率源科技西數修復程序的"全盤清零"功能對硬盤的邏輯壞道進行修復。

  這種修復方法的原理也不復雜,"全盤清零"操作是一種高速清零方式,對每個扇區進行寫

  0 操作,并重寫每個扇區的校驗碼和標志信息,從而達到修復邏輯壞道的目的。這種方法的

  優點是速度比較快,屬于高速清零,而且操作簡單。

  (3)對硬盤進行低級格式化。這種方法對硬盤壽命具有一定損傷。其原理其實也可以

  理解為"全盤清零"。

  說明:

  以上三種種修復方式都會破壞數據,因此在操作以前如果有數據一定要先備份硬盤的數

  據,以免造成數據的丟失。

  2.修復硬盤物理壞道

  在硬盤的平時使用過程中,硬盤盤片被劃傷,返復讀寫同一個位置,造成磁弱化,這些

  情況都有可能產生硬盤物理壞道。在修復硬盤物理壞道之前通常會對硬盤進行邏輯壞道的修

  復。若硬盤執行邏輯壞道修復之后,還存在壞道,那么這些壞道基本上就是物理壞道了。如

  圖 2-10 所示為某硬盤在執行邏輯壞道修復之后經過掃描還存在物理壞道。修復物理壞道時,

  一般要看硬盤的具體檢測結果來采取相應的修復方法。

  圖 2-10 壞道掃描結果

  下面我們以我們以西數 WD400EB-00CPF0 的硬盤為例。講解一下硬盤物理以上情況的

  修復過程。

  當通過邏輯壞道的修復方法修復以后,使用檢測工具檢測出還有少量的壞道,這時我們

  采用效率源西數修復程序的掃描加表的修復方法。

  首先放好檢測有少量壞道的西數硬盤(WD400EB-00CPF0),在確定硬盤和效率源 USB

  盒連接正確以后,再把數據線和電源線正確插在硬盤上,啟動程序,等待狀態框顯示為"就

  緒"狀態,進行下一步操作。接下來點擊"自動設置"進入主操作界面。因為此硬盤的固件

  文件是完好的,而且可以正常的認盤,只是有少量的壞道,因此我們在這里可以正常看到硬

  盤的相對應的正確參數,包括硬盤的型號、序列號、固件版本號、LBA 值、磁頭數、扇區

  數。點擊"缺陷掃描修復"選項,這時會看到兩個欄目框,分別是"缺陷操作"欄和"邏輯

  掃描"欄,下面主要是在"邏輯掃描"這一欄操作。如圖 2-11 所示。

  圖 2-11 缺陷掃描修復

  上圖中,第一列是設定 LBA 值的窗口,0 表示開始 LBA 值,78165380 表示結束 LBA

  值(這個數字一般是根據維修的硬盤自動識別,我們這里維修硬盤是 WD400EB-00CPF0,所

  以最大 LBA 值是 78165380),40 表示將 40 毫秒訪問速度以上的扇區做為壞道加入到缺陷列

  表中。

  精確掃描:對每一個扇區進行準確掃描,并且超過設定耗時的扇區加入到缺陷列表中。

  跳越掃描:在實際掃描硬盤壞道時會有一些連續的壞道,如果使用"精確掃描"將會增

  加掃描的時間,使用本功能可以自動的判斷連續壞道,并按磁道的方式加入到缺陷列表中,

  從而節省掃描時間。

  停止掃描:在掃描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本功能手動停止當前掃描工作。

  將掃描結果加入 P 表:完成"精確掃描"或"跳躍掃描"后,掃描的結果即壞道的記

  錄并沒有被保存到硬盤的缺陷列表里,而是存放在效率源 USB 修復終端內。這時就需要執

  行本功能,將存放在效率源 USB 終端上的數據上傳至硬盤缺陷列表,方能使掃描的結果存

  入到硬盤缺陷列表中。若要 P-LIST 表生效還需要進行"硬盤低格"或"硬盤重建"+"清

  零操作"。

  將掃描結果加入 G 表:這個功能的原理和"掃描結果加入 P 表"選項是一樣的。對于

  只有 200 個以下的壞道,建議直接選擇加入到 G-LIST 列表內。壞道加入到 G-LIST 會立即

  生效,這樣就不需要進行"硬盤低格"或"硬盤重建"+"清零"這個步驟。

  當前 LBA:就是已經掃描完成的 LBA 值,2000000 大約 1G。

  已發現缺陷:已經掃描出的壞道數量。

  開始時間:硬盤開始掃描的時間。

  當前時間:硬盤掃描的當前時間,跟據電腦的時鐘而定。

  以上是對軟件界面的一個介紹,下面進行如下操作。選擇"精準掃描"選項,程序自動

  從頭開始對每個扇區進行精確的掃描,這個過程的用時一般要跟據硬盤的大小和硬盤的壞道

  情況而定。當程序掃描完成以后,看掃描的結果。這里我們會看到這個硬盤的具體掃描結果,

  因為數量比較少,因此我們直接點擊"將掃描結果加入 G 表"選項,程序自動把存在效率

  源 USB 終端的缺陷列表保存到硬盤中去。待加入成功以后,這次少量壞道的修復就已經完

  成了。之后選擇"其它操作"選項,"關閉硬盤電源",取下硬盤。然后再用檢測工具檢測修

  復情況,一般都能解決。如圖 2-12 所示,掃描結束之后已經沒有壞道。

  圖 2-12 重新掃描結果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通過邏輯壞道修復方法修復以后,"MHDD"檢測工具檢測出還

  有大量的壞道(紅綠塊)。如圖 2-13 所示。

  圖 2-13 掃描結果

  對于通過用"MHDD"檢測工具檢測出有大量"紅綠塊、?、x"的硬盤,可以采用效

  率源維修程序里的"重寫伺服"功能對硬盤進行修復。

  為什么這種情況要用效率源的重新伺服來進行修復呢?重寫伺服的原理可以很好的解

  答這一問題。

  "重寫伺服"原理:西數硬盤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盤中每個正常的物理磁道都會嵌

  入有一段或幾段信息作為伺服信息,以便磁頭在尋道時能準確定位及辨別正確編號的物理磁

  道。如果某個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損,該物理磁道就可能無法被訪問。一般用"MHDD"

  掃描出的大量紅綠塊都是因為在平時的使用過程中這些伺服信息的磁信號減弱,增加了磁頭

  定位的時間,"MHDD"掃描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磁頭讀取扇區的返回時間來判斷結果的。介

  于這種情況,我們效率源程序的"重寫伺服"功能就是通過重寫來糾正和增強伺服信息,解

  決磁道伺服缺陷,從而達到修復"壞道"的目的。

  針對使用 MHDD 測試大量壞道或紅綠塊的情況,"重寫伺服"功能有非常強大的修復

  效果,啟動重寫伺服后,會進行重寫磁道伺服和重寫扇區伺服兩個子功能,重寫磁道伺服一

  般耗時 15-20 分鐘左右,重寫扇區伺服根據硬盤容量來確定一般在 20-40 分鐘之間,對于壞

  道非常多的情況,重寫扇區伺服時間會更長。如圖 2-14 所示,效率源重寫伺服界面。

  圖 2-14 重寫伺服

  重寫伺服過程又分為重寫磁道伺服和重寫扇區伺服兩個子功能,那么它們有什么作用和

  不同呢?

  重寫磁道伺服:糾正磁道前的伺服信息,增強伺服信息的信號。以便磁頭讀取時的準確

  定位。

  重寫扇區伺服:對扇區的伺服信息信號增強,同時做清零操作。

  注:有些硬盤在做伺服時只能正確完成磁道伺服,而不能完成扇區伺服的寫入,這種情

  況我們可以通過手動的掃描加表和清零操作來完成。

  2.2.8 屏蔽硬盤壞道實例

  如果硬盤中產生了多個物理壞道,雖然用磁盤軟件將壞道標記,,但是硬盤仍然可能訪

  問到壞道周圍的扇區,從而引起壞道的擴散。為了避免壞道的擴散,我們最好是將壞道屏蔽

  到一個未使用的分區。

  屏蔽硬盤中的壞道是防止壞道擴散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屏蔽壞道到一個未使用的分區通

  常使用 PartitionMagic 分區軟件實現。下面講解具體屏蔽的方法。

  (1)首先用磁盤掃描軟件(如 Scandisk 或 MHDD 等)對存在壞道的硬盤分區進行磁

  盤表面掃描,掃描完后,根據壞道存在的位置,確定壞道在分區的大致位置。如圖 2-15 所

  示用 MHDD 掃描磁盤(MHDD 的使用方法參考第 11 章內容)。

  圖 2-15 用 MHDD 掃描硬盤

  (2)接下來重啟電腦,并運行 PartitionMagic 軟件(如果壞道在 C 盤,最好用啟動盤

  啟動電腦)。在 PartitionMagic 軟件界面中,單擊選中有壞道的分區的條狀圖示,然后在這個

  圖標上單擊鼠標右鍵,選擇"調整容量/移動"命令,如圖 2-16 所示。

  圖 2-16 選擇"調整容量/移動"命令

  (3)接著打開"調整容量/移動分區"對話框。在此對話框中,將鼠標指向對話框上部

  的容量滑動條的左邊,當鼠標變為" "時向右拖動鼠標,直到容量變的將壞道排除在外,

  然后松開鼠標,并單擊"確定"按鈕。如圖 2-17 所示。

  圖 2-17 調整分區容量

  (4)單擊"確定"按鈕后,返回到軟件主界面。接著在主界面的左下角單擊"應用"

  按鈕,開始執行分區變更。如圖 2-18 所示。

  圖 2-18 單擊"應用"按鈕

  (5)接下來會彈出"警告"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后,系統會自動重新啟

  開始執行之前設置的批處理任務。注意:在出現設置畫面時,不能按鍵盤上任何鍵,否則會

  取消任務。

  在任務執行完后,電腦會自動重啟。啟動后打開"我的電腦",這時會發現修改后的分區

  盤的容量變小了,而有壞道的分區就被隱藏了。

  2.3 硬盤異響故障維修

  在使用硬盤的過程中,有時會聽到硬盤內部出現異常的響聲。一般硬盤在開機的時候會

  發出正常明顯的聲音,這是由于硬盤在通電以后,音圈馬達會帶動硬盤磁頭從止動器(硬盤

  斷電后磁頭停放的位置)上拉開并移動至盤片上方零點幾微米的地方,整個過程會形成一定

  的聲響。

  2.3.1 硬盤異響故障分析

  當硬盤磁頭離開止動器懸浮在盤片上空以后,這一聲響就會減弱或消失,這就是絕大多

  數硬盤在開機的時候都會發出明顯聲響的原因(實際上是所有硬盤都會發出聲響,只不過根

  據各自的馬達種類不同,這一噪音的大小指標不盡相同,有些容易被人察覺,有些人耳不易

  察覺而已),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

  但如果開機以后硬盤還是會突然發出較為明顯的有一定節奏的"咔咔"聲、但在大部分

  時間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那么就極有可能是硬盤已經或者即將出現問題的征兆。因為硬

  盤在正常讀取數據的時候發出的聲響都是連續均勻的,而在某一扇區出現壞道、磁頭損壞、

  硬盤電路板故障的話,那么就會發出聲音較大且"規律性"極強的異響,尤其是大家在讀取

  某一特定文件或者特定程序時出現噪音加大的情況,則可以斷定硬盤出現了硬件上的故障。

  綜上所述并結合其他一些異響的現象,我們將硬盤出現異響的原因大致分為了以下幾

  種:

  (1)固件損壞

  (2)電路板與盤體接觸不良

  (3)磁頭損壞

  (4)出現壞道

  (5)驅動芯片散熱不良

  硬盤異響與硬盤啟動聲響有所不同。

  我們知道,開機的時候會發出正常明顯的聲音,這是由于硬盤在通電以后,音圈馬達會

  帶動硬盤磁頭從止動器(硬盤斷電后磁頭停放的位置)上拉開并移動至盤片上方零點幾微米

  的地方,整個過程會形成一定的聲響。另外,當硬盤磁頭離開止動器懸浮在盤片上空以后,

  這一聲響就會減弱或消失,這就是為什么絕大多數硬盤在開機的時候都會發出明顯聲響的原

  因(實際上是所有硬盤都會發出聲響,只不過根據各自的馬達種類不同,這一噪音的大小指

  標不盡相同,有些容易被人察覺,有些人耳不易察覺而已),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

  但是,如果硬盤供電電壓變化太大,就會引起硬盤轉速的改變,這時就會出現磁臂定位

  不準或錯誤,造成無正常讀取數據或硬盤壞道增加,從而導致硬盤出現異響。

  如果開機以后硬盤還是會突然發出較為明顯的有一定節奏的"咔咔"聲、但在大部分時

  間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那么就極有可能是硬盤已經或者即將出現問題的征兆。因為硬盤

  在正常讀取數據的時候發出的聲響都是連續均勻的,而在某一扇區出現壞道、磁頭損壞、硬

  盤電路板故障的話,那么就會發出聲音較大且"規律性"極強的異響,尤其是大家在讀取某

  一特定文件或者特定程序時出現噪音加大的情況,則可以斷定硬盤出現了硬件上的故障。

  2.3.2 硬盤"哐當"或"當當"異響故障維修

  對于硬盤"哐當"或"當當"異響這一故障,可能是硬盤的固件損壞,也可能是硬盤電

  路板上的電機驅動芯片、或硬盤的工作電壓不穩引起的。我們采用以下處理方法。

  (1)首先,檢查電路板是否出現故障。在故障出現的時候,試著用手(先釋放靜電)

  觸模硬盤電路板上的電機驅動芯片,若芯片發燙,可能是電路板上某個部分出現故障,可以

  嘗試更換電路板或更換芯片以排除故障。如圖 2-6 所示為硬盤電機驅動芯片。

  圖 2-6 硬盤電機驅動芯片

  (2)若電機驅動芯片不燙,接著在硬盤加電的時候仔細聽硬盤主軸電機轉動的聲音,

  如果主軸電機轉速忽快忽慢,或尋道聲音很短,或沒有尋道聲音,且在 CMOS 中無法檢測

  到硬盤的信息,則應該是硬盤的固件損壞。

  (3)接下來用 PC-3000 或效率源維修軟件,重新刷寫硬盤的固件即可。

  (4)如果硬盤的轉速及尋道聲音正常,則可能是硬盤的工作電壓不穩引起的。接著檢

  測電路板上的工作電壓是否正常。為什么要檢測電壓是否正常呢?

  大家都知道,硬盤工作的時候需要穩定的電壓和足夠的電流,如果電壓不穩定或者是電

  流不足時,主軸電機的運轉就會受到影響,進而使得磁臂尋道困難,就是說如果硬盤供電電

  壓或電流變化太大,就會引起硬盤轉速的改變,這時就會出現磁臂定位不準或錯誤,造成無

  正常讀取數據或硬盤壞道增加。

  (5)檢測電路板電壓,可以利用萬用表進行測試,一般硬盤的供電電源是 3.3V、+5V

  和+12V 的電壓。這個電壓值一般是有 10%的波動屬于正常,電壓過高和過低都是不行。

  若檢測電壓值偏差比較大,超出了正常值范圍,可以對硬盤電路板供電電路組件進行檢修。

  2.3.3 硬盤"咔咔、咔咔"異響故障維修

  當硬盤發出"咔咔、咔咔"響聲的時候,一般是由于硬盤電路板中的工作電流不穩定,

  或硬盤電路板與盤體接觸不良,或磁頭問題引起。

  (1)首先檢查一下電路板的工作電壓和電流,因為,如果電壓不穩定或者是電流不足

  時,會使硬盤的異常運轉和磁臂的不斷定位,而產生異響。檢測是可以用萬用表測量電機驅

  動芯片或主軸電機接口的工作電壓。

  (2)如果工作電壓和電流穩定,接下來檢查硬盤電路板與盤體接觸是否出現故障。

  若硬盤電路板與硬盤盤體的磁臂供電接口部分接觸不良同樣會導致硬盤異響。這個硬盤

  電路板與盤體供電相接部分不是采用插針或柔性電纜,而是采用壓接方式,因為硬盤長時間

  使用,再加上工作環境不好,電路板的接口鍍錫層和盤體彈簧片氧化,造成二者接觸不良,

  導致磁臂尋道電機供電不穩,而出現尋道異常,硬盤無法正常工作。在電路板接近四針電源

  接口一側會有兩排彈簧片,小心的用水砂紙或挫刀將每一個彈簧片的觸點打磨光亮。同時將

  電路板上的對應觸點也要打磨光亮,然后再將電路板原樣裝回即可。如圖 2-7 所示為硬盤電

  路板與盤體接口。

  圖 2-7 硬盤電路板與盤體接口

  2.3.4 硬盤"咯吱"或"吱吱"異響故障維修

  硬盤"咯吱"或"吱吱"異響故障通常是由于硬盤盤片有壞道,或磁頭損壞,或硬盤發

  生嚴重的震動,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導致。所以需要對硬盤進行壞道掃描,或者拆盤查看磁頭

  或其他部位是否出現硬性損壞。如圖 2-8 所示。

  對于硬盤的壞道問題可以使用 THDD 或 MHDD 等軟件進行檢測修復,對于磁頭問題,

  則需要開盤維修。

  注意:硬盤開盤維修時,需要到專業的維修機構進行維修,維修時,需要在無塵環境中

  進行。

  圖 2-8 硬盤的磁頭

  2.3.5 開盤維修硬盤磁頭實例

  硬盤磁頭是在硬盤的腔體之內的,屬于非常精密的儀器,通常會由于不正確的操作導致

  磁頭損壞,引發硬盤異響。

  數據是以磁記錄方式存儲在盤片上的,讀取和寫入都靠磁頭來完成。然而,磁頭并不是

  貼在盤片上讀取的,由于磁盤的高速旋轉,使得磁頭利用溫徹斯特技術懸浮在盤片上。這使

  得硬盤磁頭在使用中幾乎是不磨損的。這使得數據存儲非常穩定,硬盤壽命也大大增長。但

  磁頭也是非常脆弱的,在硬盤工作狀態下,即使是再小的振動,都有可能使磁頭受到嚴重損

  壞。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對硬盤磁頭維修。

  (1)準備工具

  首先,開盤需要工具:無塵環境、醫用手套,美工刀,尖嘴鉗,直頭和彎頭鑷子,螺絲

  刀等。

  (2)拆除螺絲

  用用美工刀小心地揭開硬盤上的保修標簽,如圖 2-20 所示,然后拆除標簽下面的螺絲

  釘。接著將其他幾個螺絲釘依次拆除。如圖 2-21 所示。

  圖 2-20 拆除標簽

  圖 1-21 拆除螺絲釘

  (3)拆除頂蓋

  將頂蓋所有螺絲釘都拆除之后,將頂蓋取下,可以看到硬盤的內部結構,可以清楚地看

  到組成硬盤的各個組件,包括底座,主軸電機,磁頭等。如圖 2-22 所示。

  圖 2-22 打開頂蓋

  (4)拆除磁鐵

  在硬盤內部有控制磁頭臂運動的音圈電機,其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一塊磁鐵。拆除音

  圈電機附近的固定螺絲釘,并用鉗子將磁鐵取下。如圖2-23所示。

  圖 2-23 取出磁鐵

  (5)移動磁頭

  將磁頭旋轉移出盤片區域,是磁頭及磁頭臂組件出于停靠區位置,以便后面將磁頭組件

  取出。如圖 2-24 所

  圖 2-24 移動磁頭組件

  (6)拆除磁頭組件固定螺絲釘

  用螺絲刀將固定磁頭組件的螺絲釘取下。用左手按住磁頭,避免磁頭碰到任何東西。

  圖 2-25 取下螺絲釘

  (7 )取出磁頭組件

  螺絲釘取出之后,就可以將磁頭組件取出。取出磁頭組件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磕碰磁頭組

  件,并將磁頭組件放于安全的位置。如圖 2-26 所示。

  (b)取下磁頭

  圖 2-26 取出磁頭組件

  (8)裝入磁頭組件

  將事先準備好的磁頭裝入硬盤,并予以固定。這一過程,要小心地將其裝在盤腔上,尤

  其是磁頭不能碰到任何東西,因為磁頭是非常脆弱的,上面的簧片稍微受到力就會變形,一

  旦磁頭變形,即宣告這個磁頭的報廢。

  (9)將磁頭移上盤片

  將磁頭移入盤腔,使磁頭在盤片上,這個步驟是關鍵中的關鍵。用鑷子將磁頭挑開,直

  至 3 個磁頭全部放到盤片上,磁頭數目越多也就意味著難度越大,將磁頭裝入盤腔

  (10)固定連接線

  把磁頭移到盤片上的磁頭停靠區,然后將線纜連接固定好。如圖 2-29 所示。

  圖 2-29 裝入線纜

  (11)安裝磁鐵

  安裝磁鐵到盤體上,用螺絲釘固定好。如圖 2-30 裝入磁鐵。

  將硬盤蓋找準位置,固定于盤體上,依次擰緊每個螺絲。如圖 2-31 所示。

  圖 2-31 安裝盤蓋

  2.4 不認盤故障維修

  系統不認盤故障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電腦 CMOS 中不認盤,另一種是在 CMOS 中

  認盤,但系統不認盤。

  對于在 CMOS 中無法識別硬盤的故障,可能是硬盤數據線接觸不良,或硬盤電路有故

  障,或硬盤的固件損壞,或硬盤的磁頭損壞,或硬盤的電機損壞等引起的。

  對于第二種情況,一般有可能是硬盤出現壞道(物理壞道),也有可能是輕微磁頭損壞。

  2.4.1 CMOS 中無法識別硬盤故障維修

  我們知道在開機的時候電腦會執行硬件檢測,若是 CMOS 不能識別到硬盤,那么系統

  將不能從硬盤啟動,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硬盤本身故障引起的。

  對于此故障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進行檢測:

  (1)首先檢查硬盤的數據線是否連接好,硬盤的數據線與硬盤接口及主板的 SATA 接

  口接觸良,肯定會引起電腦 CMOS 無法識別到硬盤。

  (2)接著仔細聽硬盤加電的時候是否有異響,如果硬盤有"當當"敲盤的聲音,則可

  能是硬盤的固件損壞,可以使用 PC-3000 或效率源軟件進行修復。

  (3)如果硬盤有"吱吱"或"哐當"的響聲,則可能是硬盤的磁頭有問題,需要開盤

  維修硬盤的磁頭。

  (4)如果硬盤沒有異響,接著檢查硬盤是否有尋道的聲音,如果沒有,則檢查硬盤電

  路板上的電機工作電壓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檢查供電電路問題。如果正常,檢查電路板

  和盤體連接的觸點是否接觸良好。

  (5)如果這些都正常,則可能是硬盤電機損壞,需要開盤更好電機。

  2.4.2 系統不認盤故障維修

  如果電腦的 CMOS 可以識別硬盤,但系統不認盤。則可能是由于硬盤有壞道,或硬盤

  的分區表損壞,或主引導扇區損壞,或 0 磁道損壞等引起的。

  對于這些故障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進行維修:

  對于硬盤壞道可以使用 MHDD、THDD 等軟件進行修復。

  對于硬盤分區表故障,或主引導記錄故障可使用 DiskGenius 、WinHex 等軟件進行修

  復。

  對于 0 磁道損壞的故障可以使用 WinHex 等軟件進行修復。如圖 2-9 所示為硬盤修復軟

  件。

  圖 2-9 硬盤修復軟件

  電話咨詢

<abbr id="ehohq"><form id="ehohq"><small id="ehohq"></small></form></abbr>
  • <menu id="ehohq"><dl id="ehohq"></dl></menu>

    1. <bdo id="ehohq"><span id="ehohq"></span></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宁阳县| 金寨县| 东港市| 石泉县| 磴口县| 太仓市| 兰坪| 秦皇岛市| 会泽县| 江津市| 汝阳县| 靖州| 黄陵县| 准格尔旗| 揭西县| 邢台县| 新田县| 酒泉市| 阜新市| 黄冈市| 信阳市| 衡东县| 德安县| 即墨市| 稷山县| 文化| 开封市| 沧源| 扬中市| 乡宁县| 凯里市| 特克斯县| 临高县| 西乌珠穆沁旗| 靖边县| 荆州市| 临海市| 青岛市| 普陀区|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