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日期:2023-09-08 瀏覽: 次
對國外產品替代力度加大 國產操作系統突圍
來源:經濟日報
在華為遭遇手機操作系統與電腦系統斷供后,國產操作系統一度成為各方熱議的話題。近日,山西省教育廳與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教育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書,山西省教育廳鼓勵全省院校積極開展國產操作系統產品應用、示范性建設、推廣普及等工作。在信息技術領域國產替代的呼聲中,國產操作系統邁出了堅實一步。
作為銜接計算機軟硬件的核心,操作系統一度是跨國企業壟斷最嚴重的領域。多年來,微軟、蘋果、谷歌3家公司占據國內操作系統市場超過95%的份額,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近年來,芯片、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卡脖子”現象屢見不鮮,我國網絡信息安全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發展自主可控的國產操作系統,逐步替代國外產品,已迫在眉睫。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從全球范圍來看,謀求“操作系統自主權”已經成為各國不約而同的選擇。韓國準備在2026年前,將其政府的操作系統轉向開源國產系統。而德國、瑞士、巴西、荷蘭等國家都有類似的計劃,都是為了降低成本、預防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只有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構建安全可控的國產信息技術體系,才能避免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為網絡安全和國家利益提供堅實保障。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的網絡信息領域會有一種新常態,就是國產自主創新軟硬件要替代處于壟斷地位的外國產品。
早在1999年,倪光南就發表文章,呼吁發展基于Linux的國產操作系統,建立中國自主、完整的軟件產業體系。隨后的20多年中,國產操作系統在曲折中探索前行,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在核心技術、終端產品和商業化等方面均有明顯欠缺。
危機之下,隨著市場對我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需求大幅上升,國產操作系統也迎來重大轉機。
2020年,一款名為統信UOS的國產操作系統漸漸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統信軟件公司總經理劉聞歡表示,為了打磨統信UOS系統的使用體驗,統信團隊完成了近3萬次適配工作。2020年,統信UOS系統已累計裝機超100萬套,經過長時間的迭代與優化,統信UOS操作系統在日常辦公領域,已經從可用、夠用進化為好用。
除了統信軟件以外,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兩家操作系統公司中標軟件和天津麒麟在2020年初合并為麒麟軟件有限公司。目前市場上共有統信UOS和銀河麒麟兩大國產操作系統。
不過,操作系統的替代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劉聞歡說:“我們正致力于讓盡量多的業務軟件能在國產平臺上運行,當大部分軟件能夠遷移到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上,我們自己的操作系統生態就會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