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日期:2023-08-25 瀏覽: 次
掛BT,用SSD還是機械硬盤好?很多人都想錯了【Mizuiro-Aqua】
這個話題是不是之前講過了?沒錯,今天Refresh一下。
上次我表示,用SSD來掛BT,即使一天下100GB,也足夠一個主流的500GB SSD撐5年以上了,但網友的評論令我猝不及防——有網友表示一天要下3000GB。
大哥,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恳惶?TB,沒有個1PB的NAS根本沒法存,或者說大哥你就是只看不存、lu……看完就刪?大哥你是不是看太陽是綠色的啊?
瑞樹漢化組友情提醒您:據統計,每天對著虛假的歐尼醬沖,導致吉爾不能社保的,已經高達114514人!
正文:
所以說到底是SSD掛BT好,還是HDD掛BT好呢?
如果你土豪到一定程度,我建議你使用內存來掛BT,即使你一天下1919810個GB,也不會把內存寫壞,但是內存是易失性存儲器,一斷電數據就沒了,顯然不適合用來存儲,所以非易失性的3D XPoint就很合適了,除了貴沒別的缺點,還有就是傲騰要停產了,想買的抓緊,且用且珍惜。
但兜了一大圈,這些買不起的東西顯然不是我們能夠考慮的,要是在比較廉價的HDD和閃存SSD中選擇,我還是選擇SSD,原因之前說過,但我并不是不想再說一遍。
首先我們要明確BT的特點,那就是文件分區塊傳輸、多線程同時下載、邊下載邊上傳,這幾個特點就決定了SSD在這種工作中的優勢。
BT下載會產生大量的文件碎片,因為BT下載不是從頭到尾下載同一個文件,而是將一個文件分成非常多份存儲,這對線性存儲的的機械硬盤危害很大,想想在充滿文件碎片的盤片上讀寫的磁頭有多繁忙,你就不太忍心用機械硬盤下BT了。而SSD卻沒有這個問題,SSD對磁盤碎片有先天的免疫性,因為SSD本身就是把一份文件分成多份存儲在多個閃存顆粒中的存儲器,這樣才能發揮SSD的一大優勢——并行性,SSD用來處理BT的工作,省力又省心。
而且SSD的讀取對壽命幾乎是沒有影響的(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只不過是我們這些凡人感受不到的),因為閃存在讀取時基本上就是檢查閃存的每個存儲單元里面有多少個電子,這個特性對于BT來說很重要,因為BT就是靠每個用戶的上傳來維持對數據的傳播的(除非你用“吸血”的迅雷之類的軟件來下載,不好意思我鄙視你)。不僅是下載,因為幾乎無限長的讀取壽命,SSD在BT“保種”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可以邊下載邊上傳也是SSD的一個優勢,尤其是對于NVMe的SSD,因為機械硬盤只有一個磁頭能夠同時工作,必然不能同時讀取和寫入,而SSD卻可以同時讀寫,尤其是NVMe的SSD,因為PCIe接口是全雙工的,同時讀寫更加得心應手。
性能上,SSD也遠勝機械硬盤,雖然不會有多少人能夠那么瘋狂地多任務下載,但是有了SSD就可以讓硬盤在下載的同時進行其他的任務,降低因硬盤性能不足而帶來的“無響應”問題。而且因為磁盤碎片的因素,讀取HDD上BT下好的內容會很慢,我深有體會,從下載機的HDD上導出內容速度也就15MB/s。
噪音也是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因為BT下載時磁頭會不停尋道,會發出很大的噪音,這是很多人難以忍受的。而SSD在工作時是幾乎無噪音的。
SSD在功耗也有一定的優勢,因為沒有持續工作的電機,SSD在低負載時功耗可以很低,而BT恰好是以低負載工作為主。
至于壽命問題,我是真的很難相信一個人能夠達到每天下100GB、連下5年,我敢說下載的內容的產出都沒有這么快,就算是你是唐馬儒,也很難把一個主流的SSD寫廢。當然SSD還會有其他的故障,例如防不勝防的掉固件,我只能保證你沒有把SSD的閃存寫到壽命到頭,并不能保證你買的SSD不會暴斃。
有人會說,SSD的價格比較貴,但是這似乎不是2023年該抱怨的問題了,現在400元能夠買到2TB的NVMe SSD(還是TLC的),而買機械硬盤的話也就只能買到4TB的,還要注意遠離SMR的(SMR盤下BT?你是嫌它命長嗎?),這樣看來SSD的價格已經不到同容量HDD的2倍,這在幾年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但現在還是成為了現實。
但是你要是存心想拿不想要的硬盤去“勞動改造”,我也不會說什么。
所以,我還是不建議用BT去折磨機械硬盤,都2023年了,機械硬盤還是老老實實地當倉庫吧。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ETAC Labs——Mizuiro-Aqua 1st Studio
Mizuiro-Aqua 9th anniversary!